您好,欢迎访问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2025年5月,60岁的田阿姨(化名)因直肠多发息肉需手术治疗,却在麻醉评估时遇到了难题——心动过缓让她面临极高的麻醉风险,无法进行常规无痛肠镜。回忆起普通肠镜检查时“腹胀如刀绞、牵拉痛钻心”的感受,田阿姨连续三夜辗转难眠,握着检查单的手止不住地抖。就在她对治疗几乎失去信心时,陕西省中医医院脾胃病一科的接诊带来了转机。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试试针刺麻醉,用银针代替麻药,一样能镇痛安神。”脾胃一科主任鱼涛的话让田阿姨看到了希望。尽管对针灸能否替代麻醉心存疑虑,但在医生的耐心解释下,她决定放手一试。
为确保治疗效果,鱼涛主任邀请中医康复科主任医师万兆新会诊。手术当天,万兆新精准选取印堂、百会、合谷、内关四穴施针:印堂与百会联动,如同为焦虑的大脑按下“静音键”,有效降低应激激素水平;合谷穴深刺激发人体天然镇痛物质,阻断痛觉传导;内关穴则牢牢调控自主神经,减轻肠道牵拉反应。
术中,脾胃一科邱书瑾主任医师施展“旋镜退拉”轻柔技法,在肠镜通过脾曲、肝曲等易引发疼痛的部位时,万兆新同步加强内关穴捻转。配合护士王菲的默契操作,整个息肉切除过程视野稳定,仅用20分钟便顺利完成。
“太神奇了!”术后田阿姨难掩激动,“以前做普通肠镜疼得蜷缩成一团,这次针扎上后几乎没感觉,有时都忘了在做检查。”从术前72小时的彻夜难眠,到术中的平静舒适,再到术后对中医的彻底改观,田阿姨的心境完成了从恐惧到信赖的跨越。
这项让田阿姨赞叹的针刺麻醉技术,正是陕西省中医医院中西医协同创新的缩影。作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脾胃专业建设单位,该院脾胃病一科始终探索“以针代药”的绿色疗法,针对高龄体弱、合并基础疾病等麻醉高风险人群,用传统针灸技术规避药物副作用,实现术后快速恢复,为舒适化医疗开辟了中医路径。
如今,在陕西省中医医院的内镜室里,越来越多像田阿姨这样的患者,正通过针刺麻醉技术,告别对胃肠镜检查的恐惧,体验着中医智慧带来的无痛诊疗新体验。
陕西省中医医院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