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中药研究所共有38名成员,其中35岁以下青年24人,占比达到63.16%,其中包括“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4人,省级中医药优秀中青年科技骨干人才3人,博士15人。
近年来,团队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重点产业创新链等项目88项,已获科研成果奖项及其他市级以上奖项5项,研发自产制剂83个,产值高达4600余万元,发表科研论文234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迎“疫”而上,危急时刻显担当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药研究所成员“逆行向上”,毅然肩负起抗疫制剂的研发任务。封控期无处购买药材、试剂,团队成员集合资源筹集到位,并以所为家,历经13个日夜连续奋战,圆满完成了两个抗疫制剂的研发任务。2月13日,清瘟护肺颗粒和益肺解毒颗粒成为陕西省第一批通过应急备案审批的抗疫制剂。自此,陕西成为全国继广东、四川之后第三个研发出防治新冠肺炎中药制剂的省份。3年来,两个制剂使用量达50万盒以上,为无数患者解决病痛,也为机场、海关、学校等疫情防控做出重大贡献。
2022年底,疫情全面放开,婴幼儿、老龄人口、慢病患者等的新冠防治药物急缺。中药研究所又一次勇挑重担,没“阳”的坚守实验,“阳”了的居家整理资料。仅用一个月时间,快速研发了针对儿童患者的小儿解毒清肺合剂,针对老龄人口和糖尿病患者的无糖型清瘟护肺颗粒、益肺解毒颗粒,针对新冠后遗症的参贝宁肺颗粒等5个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极大地丰富了全省的防疫用药体系。直至今日,这7个制剂依然是我省防治新冠、流感、支原体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明星产品,深受百姓欢迎。
特殊时期,中药研究所遇“疫”不惊,战“疫”不乱,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专业特长,展现出高度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科技报国的初心和使命。
扎根黄土地,奏响乡村振兴“科技曲”
针对陕西中药材品牌效应较弱、加工技术落后等短板弱项,中药研究所自2019年起,启动秦药大宗品种种植、生产现状调研,种植规范和加工标准研究工作,足迹遍布陕南、陕北、关中50余家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加工企业。
在陕北,团队成员长期扎根盘峰村,指导农户开展远志规范化种植,进行气候及土壤监测、远志质量检测、加工技术研究。为优选远志优良品系,团队成员足迹遍及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甘肃、黑龙江、浙江等10个省、50多个地区收集野生远志种苗,在盘峰村建立了陕西省第一个远志种质资源圃。经过不懈努力,盘峰村成为榆林市横山区第二大远志规范化种植基地,推广远志规范化种植近1500亩,预计在2026年实现种植面积达3000亩。2024年初,团队与吉林敖东签订横山区远志GAP种植基地合作协议,这将是榆林地区首个GAP种植基地,将会带动横山区中药材产业整体跃升。
在陕南,为解决当地道地药材元胡、大黄、葛根、丹参、桔梗、黄芩、猪苓、黄精、杜仲、附子、厚朴等药材加工不规范的问题,中药研究所团队成员将现代化技术与当地传统经验相结合,历经两年时间完成12种药材的产地加工省级标准制定工作,有效解决了药材加工混乱导致的品质下降、价格低廉、发霉变质等问题。以大黄为例,团队制定的标准有效成分含量大幅提升,节约能效达75%,发霉变质问题完全解决,加工后的药材价格为原材料的15倍。
未来,中药研究所将持续从道地药材布局、生态种植模式推广、种植技术推广、加工技术提升等方面发挥中药材产业优势,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搭好“台”唱好“戏”,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高速路”
中药研究所致力于打破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转化“堵点”,让医院制剂优势更多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团队成员承担研究院(医院)科技成果转化任务,制定了本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有效破解了“不敢转”“不想转”难题,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团队研发的陕西首个抗疫制剂清瘟护肺颗粒投入临床使用三年来,使用量达38万盒。为将该药推向市场使更多的患者受益,团队与盘龙药业共同合作开展清瘟护肺颗粒治疗气虚肺热型感冒(或流感)新药研究,合同总额1000余万元,是陕西地区近20年来首个中药新药转化项目,成为秦创原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一大亮点,在全省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此外,团队成员遴选了清瘟护肺颗粒、温胃散积胶囊、三参降消胶囊等6个制剂,探索人用经验研究新模式,为医院制剂向创新药物转化迈出开拓进取时代步伐。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搭好对接桥梁的“台子”,还要医研校企联合唱好“戏”。中药研究所先后承办了“陕西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新药转化研讨会”“陕西省中药院内制剂转化项目评审会”“陕西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新药转化相关政策解读和临床研究方法培训会”等省级系列会议,邀请10余位全国知名专家授课,40余家单位参会学习,从全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遴选出优势品种,就转化路径、人用经验收集等若干问题达成了共识。
在中药新药注册审批改革积极向好的机遇期,中药研究所积极响应省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政策,从“临床验方-医疗机构制剂-中药新药”链条整合发力,走出了一条快速研发中药新药的全新模式。
牵头申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指数标杆实践案例评选
2023年11月,中药研究所以“多措并举推动医院制剂清瘟护肺颗粒实现新药转化”为主题,参加由《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主办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指数标杆实践案例评选。案例详细介绍了研究院(医院)成果转化机构改革办法、成果转化办法详情、清瘟护肺颗粒研发和新药转化历程。旨在以该案例为标杆,围绕“医+研+企”三位一体的协作模式,更快推进医疗机构制剂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也为未来工作的持续开展初步寻找到了新的路径和模式。
陕西省中医医院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