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篮球

图片

您好,欢迎访问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竞彩篮球

打造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国家队集群

发布时间:2012-01-17 13:21???来源:省中医院???浏览次数:

近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2012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这项被誉为代表中国医疗卫生技术最高水准的大选拔中,陕西省中医医院的皮肤科再次折桂。这是我国正式启动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以来,省中医医院继肾病科、针灸科之后获评的第三个国家级重点专科,成为西部地区拥有国家级重点专科最多的中医医院。

精于医术

三秦大地杏林春暖,悬壶济世大爱无疆。在西安市中心地标的晨钟暮鼓之侧,陕西省中医医院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薪火传承,依托厚重的中医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实现着自身的突破。

2010年,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专程来到陕西省中医医院,他此行的一个目的,就是在这里调研寻找肾病透析的替代办法,慢性肾脏病在我国发病率高达10%,国家仅每年投入肾病透析的费用就高达500多个亿。由于西医对肾脏病的治疗缺乏有效可及的手段和药物,从中医角度寻找答案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

省中医医院肾病科是医院最年轻的一个科室,科主任程小红也是医院引进的第一个博士。以中西医两种诊治体系的完美结合,肾病科在我国率先提出用显微镜下的病理改变作为中医望闻问切的延伸,实现了中医诊治窗口的前移,辩证结合诊断肾脏病。凭借把肾组织放大到13万倍,甚至达到35万倍这样全国罕见的超微诊断水平,程小红和他的团队先后首次发现世界罕见肾脏病4例,成为我国中西医结合诊断肾病病例数之首,担负着周边7省区38家医疗机构肾病诊断的任务。

另辟蹊径的途径无非二种:一是对疾病重新认识,二是找到新的治疗药物。为此程小红带领学术团队深入秦巴山区,通过对1415种中草药的精心筛选,找出能够治疗肾脏病的药物256种,再从这些药物中进行大量试验,目前,已经找出4种药物具有可喜的苗头。

和肾病科“年少成名”不同,医院最资深的针灸科却是一路高歌,这里是我国最早的针刺麻醉诞生地;陈克勤发现了我国第一例经络人;朱龙玉发明了电针疗法。这些蜚声海内外的针灸界的发明发现,使针灸科底蕴深厚,在面瘫、中风、痹病等诊治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我省规模最大、两个效益结合最好的针灸科。

当记者慕名来到针灸科,科主任黄丽萍正在给一患者诊治,患者陈大妈患有心、肾等多脏器损害,她已坚持在院进行中医治疗7年了,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活质量。陈大妈激动地告诉记者,像她这样的重病一路寻医问药,多亏中医医院的医术高明。今年除夕,一个患者因头部肿瘤压迫眼睛,疼痛难忍,在别的医院打了2支杜冷丁仍然没法止痛,他赶到中医医院。黄丽萍在他眼周扎了3针,患者立刻止疼了,传统中医的魅力令人叹为观止。如今的针灸,已经从大一统迈入精细化,从原来单一的止疼、麻醉,扩展到诊治神经性、功能性、消化系统等100多种疾病,手法也发展到电针、穴位注射、蜡疗、刺络、割治等。科室人人发展有方向,个个身上有项目,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针灸科。

2008年,一群美国专家带着两种“神药”专程来到省中医医院,他们像朝圣一样聆听着皮肤科主任韩世荣的每一句话,希望从中破解“神药”的奥秘。美国人所说的“神药”就是医院皮肤科的院内制剂——专治银屑病的银屑平、愈银片。这两种药在海外因其惊人的效果,引起轰动。其实,这只是医院制剂在应用中的一个案例。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医院先后研制出中药自产制剂44种,每一个科室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而每一例制剂都是一部传奇。

院长刘勤社向记者提供了两组数据:为了推动中医药发展,近年来,我省先后评定了61位名老中医、名中医,省中医医院以13位居全省之首;省中医医院现有20多个临床科室,有10个已成为国家级重点科室,从而形成了一支技术实力雄厚、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国家队集群。在中医药防治肾病、中风、肝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皮肤病、男性病、骨伤疾病等方面独具特色和优势。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专门给省中医医院题词——“精于医术、诚于服务”。

诚于服务

今年初夏,有个甲状腺癌脑转移的晚期患者,没有医院愿意收治,回家痛苦地等待生命的终结成为他唯一的归宿。后来来到省中医医院肿瘤科,科室认为,只要患者能活一天,也要让他有尊严的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后来,这位患者在这里安静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站。家属万分感激,在给医院的感谢信中写到,老人是带着微笑去世的,临终前一直感激医院对他的照顾。

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充分挖掘祖国中医药宝库,通过发挥中医简便廉验的功效,让更多的老百姓能看得起病、能看好病,成为省中医医院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共识和担当。

在人头攒动的针灸科,国家针灸收费标准处处可见,但是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患者都会惊讶地的发现,自己交的比规定费用要少。为了节约患者的费用,医生们总是想方设法,尽量让患者花更少的钱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这样才能保证其治疗效果。对于用针量大、且需要反复进行治疗的患者,科室给患者固定用针,每天进行严格的消毒使用,这样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费用。

和针灸科的熙熙攘攘不同,步入肝病科就显得格外清静雅逸。主任薛敬东告诉记者,这里收治的大多是比较严重的肝癌和肝硬化患者。他们都是西医诊治之后,没有好办法才来到这里的,虽然医院的床位有限,但是我们必须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60床,医生正在孙大妈的脐部插上一卷卷的蜡纸点燃。医生告诉记者,这是传统中医内病外治的脐火疗法,专治肝腹水。这种方法由于操作麻烦、收费低,被很多医院都遗弃了,但是他们一直在用,不仅看重的是疗效,也正是因为其收费低廉,一次30元。

据医院药房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在一副中药平均不超过15元,价格不到西药的三分之一。较之于西药,中药简、便、廉、验,副作用小的特色显而易见。

在国家药监局药品临床基地、国家中医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脑病科,科主任韩祖成告诉记者,根据不同的人用药、选方不同,让中医在康复领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加有效,价格也便宜。普通患者在这里进行一天的中医康复花费200元左右,西医治疗一天需要1000-3000元,很多患者都是中途从别的医院转过来进行诊治的。这更坚定了我们突出中医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方向。

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临床疗效让许多患者感受到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针对肝病,区分7大证候分别辩证用药,常能取得更为全面、显著地疗效。在诊断上辩病、辩证相结合,在治疗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辩证施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使许多疑难病屡见奇效。很多看似互不关联的复杂病症,在省中医医院实现了触类旁通,事半功陪。作为全省中医皮肤病治疗的标杆,医院的皮肤治疗凸显调和致中。女性的黄褐斑多是肝气郁结所致,通过调理肝脾,皮肤用药,达到了治标治本。治疗痤疮,有的活血化瘀,有的清热解毒,有的补肾驱寒。夏季火症多,用药要偏凉一些;阴雨湿气重,则需健脾祛湿。这就是辩证施治、天人合一,体现的则是医乃仁术。

2008年,省中医医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随着一批国家重点专科、学科群的涌现,医院将进一步承担起引领行业发展、制定行业规范、完善临床路径的重任。院长刘勤社告诉记者,陕西发展中医药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在西部强省的建设中,中医药特色是应该也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作为我省中医药发展的领军者,在创建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中医医院征程上,陕西省中医医院责无旁贷的担当起这份责任。

  • 陕西省中医医院

  •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