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在全民追求健康与美的当下,体重管理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寻中医控制体重的“秘籍”,开启一场为期3年的体重管理行动!
中医关于“体重”的独特认识
中医认为,人体的体重失衡往往与体内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以及痰湿、瘀血等病理因素有关。当脾胃功能虚弱时,运化水谷的能力下降,就容易导致水湿内停,形成痰湿,进而引起体重增加。而肝郁气滞、肾气不足等也可能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导致脂肪堆积、营养失衡等。这种从整体出发,关注人体内部环境平衡的理念,与现代医学单纯关注体重数字的方法截然不同。
中医控制体重的10种“秘籍”
●中药
中药在控制体重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显著的效果。例如,荷叶具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的功效,同时还能帮助减少脂肪吸收,促进脂肪代谢。用荷叶泡水喝,既能解渴又能辅助减重。另外,山楂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它能消食化积、活血化瘀,对于消除饮食积滞、改善肥胖者的消化功能有很好的作用。在一些中医方剂中,还会根据个人体质加入茯苓、泽泻、白术等中药,以达到健脾祛湿、利水消肿的目的。
●食疗
中医强调“药食同源”,合理的饮食对于控制体重至关重要。在饮食方面,中医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均衡饮食原则。肥胖者应避免食用过多的油腻、甜食和辛辣食物,多吃一些具有健脾祛湿、化痰消脂作用的食物,如冬瓜、薏米、红豆、芹菜等。此外,《黄帝内经》中提到“饮食有节”,即饮食要适量,避免暴饮暴食。定时定量进食,不仅有助于脾胃的正常运化,还能维持身体的新陈代谢稳定。
●膏滋
膏滋是一种具有滋补作用的膏状制剂,它通常由多种中药材经过复杂的工艺熬制而成,口感醇厚,易于吸收。膏滋通过循序渐进的调理脾胃、调节内分泌、提供饱腹感,从而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例如,宋代《太平圣惠方》中的荷叶膏、明代《普济方》中的山楂神曲膏、清代《医宗金鉴》中的茯苓白术膏等。在服用膏滋膏方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根据体质、病情等因素,调整膏滋膏方的配方和剂量,确保服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茶饮
茶饮相较于其他饮品,热量极低,还能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可以说,茶饮是一种天然、健康又有效的减肥利器。唐代《新修本草》中记载茶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的作用。唐代以后,代茶饮盛行,其保持了汤剂功效显著的特色,又克服了汤剂制作繁杂、浪费药材的缺点,且饮服方便,用药多平和,无损胃气,故可长期坚持服用,缓图其效,以和脏腑,尤其适于肥胖引起的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慢性病的调理。
●针灸
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瑰宝,在体重管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和新陈代谢,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例如,针刺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位,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帮助消化和吸收,减少脂肪堆积。
●推拿
推拿则是通过手法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消除局部的脂肪堆积。专业的推拿师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肥胖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法进行按摩。比如,对于腹部肥胖者,会采用揉腹、推腹等手法,促进腹部的气血运行,加速脂肪分解。配合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体重下降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走罐
走罐(又称拔罐)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在特定穴位上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从中医理论来讲,肥胖往往与人体的气血不畅、痰湿内蕴等因素有关。而拔罐可以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和毒素,从而对体重管理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走罐需要由专业的医生或技师进行操作。对于心脏病、皮肤病、血液病等疾病的肥胖人群,以及孕妇、经期女性等特殊人群,不适合进行拔罐治疗。
●膏摩
膏摩,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是将中药制成的膏剂涂抹于特定的穴位或部位,然后通过按摩手法使药物渗透入肌肤,以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黄帝内经》中就有“摩之浴之”的记载,这里的“摩”就包含了膏摩的方法。唐代药王《备急千金要方》中详细记载了膏摩的配方和应用方法。但是,膏摩的使用,需要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按照体质和肥胖类型,选择合适的膏剂,选择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或健脾益气、祛湿化痰的穴位,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导引
导引养生方法有很多,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这些运动强调身心合一、动静结合,通过调节呼吸、舒展肢体,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代谢能力。其中,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注重呼吸的配合和身体的协调性。练习太极拳时,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还能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八段锦则是一套完整的健身功法,每一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功效,能够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情志
所谓情志,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不良的情志不仅会影响脾胃功能,还会导致内分泌失调,进而影响体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会控制不住食欲,尤其是对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渴望,同时还会促使身体将脂肪储存起来,特别是腹部脂肪。此时,专注于当下,心态平和,合理宣泄情绪,配合饮食、运动,缓解压力和焦虑,同时体重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总之,体重管理是一场长期的战役,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方法。中医传统保健方法历经千年而不衰,控制体重具有很多优势。除上述10种方法之外,还有耳穴、埋线、刺络等衍生新方法,按照气血津液、经络辨证原理,从整体出发,调节人体的内部环境,不仅可以减轻体重,还能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在接下来的 3 年里,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体重管理行动,塑造更加健康、美丽的自己。
来源:文献信息研究所 呼兴华
陕西省中医医院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