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篮球

图片

您好,欢迎访问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护理天地 > 健康园地

【科普园地】春节文化中的中医药智慧:传统习俗与健康密码

发布时间:2025-02-19 10:15???来源:院微信公众号???浏览次数:

1739931358982047328.png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承载着团圆、祈福的文化内涵,更蕴含着深厚的中医药智慧。从扫尘迎新到饮食起居,从民俗活动到精神寄托,中医药文化以治未病为核心,将养生理念融入节日习俗,形成了独特的健康文化体系。以下从历史渊源、传统习俗与现代传承三个维度,解析春节与中医药的深刻关联。

历史渊源——岁时节令与中医养生观

春节的起源与古代农耕社会的岁时祭祀密切相关。上古时期,人们在冬春之交举行祭祀活动,既是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也是对来年丰收的祈愿。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强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主张顺应自然节律调养身心。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阳气初生,中医认为此时应春捂秋冻,通过调整作息与饮食,助阳气升发、防春寒侵袭。

传统习俗中的中医药智慧

1.扫尘除旧:环境净化与疫病预防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习俗不仅是辞旧迎新的象征,更是中医未病先防的体现。中医认为,冬春之交人体阳气较弱,环境污秽易致邪气入侵。除尘可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降低呼吸道疾病风险。《吕氏春秋》记载的扫尘传统,通过净化居所减轻体表卫气负担,如同打一次预防针

2.饮食养生:药食同源的节日盛宴

屠苏酒:由大黄、白术、桂枝等七味中药泡制,具有益气散寒、避疫之效。其独特的少者先饮规矩,暗合中医少者得岁,老者失岁的生命观。

饺子:汉代医圣张仲景为防治冻疮发明,以驱寒药材入馅,面皮包裹成耳形,后演变为象征团圆的节日美食,兼具荤素搭配的营养均衡理念。

五辛盘:立春食大蒜、韭菜等辛味蔬菜,可发散表汗、疏通脏气,预防春季流感,体现以辛散陈的中医理论。

3. 精神调养:色彩与仪式的疗愈力量

  春联与红色文化:红色属火,入心经,能促进血液循环、振奋精神。清代名医范文甫所撰但愿人常健,何妨我独贫的春联,更将医者仁心融入节日祝福。

   走百病:正月十五妇女结伴出游,通过登桥、摸钉等活动舒展身心,缓解冬季郁结之气,符合中医肝主疏泄的情志调摄原则。

文化基因与健康密码的双重传承

春节习俗中的中医药智慧,既是古人生活经验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道法自然的体现。从驱邪避疫的爆竹声到温暖身心的屠苏酒,从咬春的五辛盘到寄托健康的压岁钱,中医药文化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节日肌理。

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春节的每一次除尘、每一口药膳、每一句祝福,都在传递着中医药治未病的终极理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 陕西省中医医院

  •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