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篮球

图片

您好,欢迎访问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护理天地 > 健康园地

【科普园地】范行准其人其事

发布时间:2025-02-05 15:45???来源:院微信公众号???浏览次数:

1738741601552006011.png

范行准(1906-1998),名适、字天磬,浙江省汤溪县厚大乡人,是中国近现代最著名的中医医史文献学家与藏书家,在医史文献研究以及中医文献保存方面贡献巨大。

一、生平简介

范行准少时家境清贫,仅在厚大村读过两年多小学。9岁辍学后,曾为别人家放牛养活自己,空闲时间喜欢看书。13岁开始在叔父开的药店里当学徒,16岁出师。之后,他继续学习中医两年,20岁开始在乡诊病,持续三年。1930年,范行准考入上海国医学院,这是一所具有近代教育特点的中医学校,学制五年,不仅开设了中医课程,也教授理化、生物、病理、解剖、细菌等现代科学课程。恽铁樵、章太炎先后任校长,教师有陆渊雷、章次公、徐衡之、祝味菊、程门雪、沈仲圭等,陆渊雷任教务长。因成绩优异,范行准直接插班进入三年级。在校期间,他读书颇多,尤其对子部书涉猎甚广,提出应“以汉学方法,整理中医,求中医之进步”,与同学共同创办了《医铎》杂志,并发表了《中国医学史大纲》一文,崭露头角。

结业后,范行准在上海行医,并在上海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社、中西医药研究社工作,从事医学史研究及医学期刊的编辑工作。1950年被聘入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工作,1953年转入军事医学科学院,1958年随院迁到北京。1979年离休,但仍继续从事医学史研究。

二、学术成就

范行准一生著作丰硕,主要有《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中国病史新义》《中国医学史略》等。其中《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是中国第一部此类专著,他将传染病的危害提高到涉及国家安危存亡的高度,强调预防医学史研究的重要性。其预防医学思想史的研究以史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展开,认为预防医学的发生是本能的、多元的,并在演进之中。他的这些著作已成为医学史研究的经典之作。

1933年至1955年,范行准在各类期刊上发表了四十余篇论文,涉及的领域广泛,至今在研究水平上仍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他的论文大体上可分为七个部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医学与外来医学的研究、医学史研究、疾病史研究、历代医家研究、文献目录研究及医论。其中所收论文“古代中西医之关系”,从地理、经济、宗教各个方面展现和分析了中国本土医学与外来医学的关系和互相影响;“中华医学史”一篇,与所看到的医学史书籍相比会有许多不同之处,文章中的许多观点也耐人寻味,甚或给人以全新的医学启示。

同时,范行准是现代中医藏书第一人,他的栖芬室藏书名重医林。他收藏古籍医书,专为研究之用,绝不藏私。范公曾说“书物为天下公器,苟吾不用,宜速散去,安能守至穷神尽气”。晚年时,他将一生苦心搜集的珍贵书籍共计760种、7200余册(包括中医书籍660多种,仅元、明刻本、写本即有90多种)献给了国家,践行诺言,化私为公。此外,他还耗十余年之力,从历代中医文献中辑出《范东阳方》等古代方书凡百余卷,取名《全汉三国六朝唐宋医方》。这些资料对医史文献研究和临床实践应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范行准还是中国第一位军事医学史专家,开创了军事医学史研究的先河。他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时,出版了《中国古代军事医学史的初步研究》一书。


  • 陕西省中医医院

  •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